您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动态 » 国内最先进的重整催化剂生产线全面开车成功

国内最先进的重整催化剂生产线全面开车成功

8月23日8时30分,抚顺石化公司500吨/年重整催化剂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开车成功庆祝仪式在催化剂厂隆重举行。北京石科院副院长王皓,高级专家马爱增,副总工程师王杰广等,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宋大勇,副总经理尤成宏及公司相关处室、项目建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催化剂厂相关负责人及员工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庆祝仪式。仪式由抚顺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尤成宏主持。


图片


图片


催化剂厂厂长陈洁静向各位领导和全厂干部员工报捷。抚顺石化公司“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500吨/年重整催化剂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开车成功,生产出了合格产品。这套重整催化剂生产线,是公司自主设计的,首次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全自动的机械手臂操作,工艺参数监控调整,各工序工段的无缝衔接,还有智能化的仓储立体库。放眼未来,重整催化剂生产进入了历史新阶段。随着新装置生产的更优质的重整催化剂不断投向市场,未来会有更多的用户选择这套新装置生产出来的重整催化剂,进而打造全国最优的重整催化剂产品,帮助用户创造一流的效益和价值。


图片


北京石科院副总工程师兼三室主任王杰广,代表石科院就生产出重整催化剂产品评价数据进行公证说明。结果显示:新装置生产的催化剂各项物化指标和催化性能完全符合产品质量控制要求。由此证明:连续重整催化剂整个生产过程可控,产品质量合格,表明新生产线各工序稳定、整体连线好用、全面开车成功!


图片


催化剂厂副厂长霍东亮手捧托盘,托盘上摆放着精制的水滴瓶,瓶中装载着刚刚从生产线上产出的重整催化剂产品,缓缓走上台将新产品呈递给公司总经理宋大勇。


图片

图片


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宋大勇、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皓共同为重整催化剂生产线揭牌,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图片


图片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皓和技术专家马爱增分别现场致辞。马爱增回顾了北京石科院和抚顺石化公司催化剂厂几十年的合作历程,展望了重整催化剂发展前景。


图片


王皓在致辞中说,500吨/年重整催化剂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剪彩,标志着抚顺公司催化剂厂连续重整催化剂的生产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石科院向抚顺石化公司表示衷心的祝贺!抚顺公司催化剂厂从它的前身石油三厂催化剂车间算起已经有80年的历史。这里是我国炼油、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催化剂最早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可以说是我国催化剂生产的一个摇篮和炼油化工催化剂的重要孵化基地,对我国催化剂开发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最早的铂重整工业生产催化剂(牌号586)就是在这里诞生的,重整催化剂技术不断的迭代更新,离不开石科院与抚顺石化公司长期的合作。一路走来,彼此相伴,彼此支持,共同发展,重整催化剂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的成功建成为我们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的号角已经吹响,衷心的祝愿抚顺石化公司催化剂产业的未来更加辉煌。


图片


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宋大勇现场致辞。


宋大勇在致辞中指出,催化剂厂从建国前石油三厂的一个触媒工段,一路发展,成为抚顺石化公司“油化塑洗蜡剂”的六大产业之一,成为今天抚顺石化公司“创新、创效、创一流”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链和重要载体平台、原创基地。


宋大勇表示,重整催化剂一直是抚顺石化催化剂产业结构中最重要的产品系列。原重整催化剂装置建成于1984年,由于安全隐患增多、工艺设备落后、有效产能不足、瞬时供货能力低等原因,一部分用户最终没有选择使用国内技术的重整催化剂,这也是我们这次投资改造的重要原因。


图片


宋大勇强调,重整催化剂项目的全面开工投产,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老装置安全隐患多、工艺设备落后、有效产能不足、瞬时供货能力低等问题;二是实现有效产能的大幅提升,满足用户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供货周期的需求;三是推动和深化与石科院在重整催化剂技术上、市场开发上的战略合作;四是做大、做强、做特抚顺石化催化剂产业,巩固中石油加氢及贵金属催化剂研发生产基地地位。


他希望,催化剂厂借此东风,再接再厉,在抚顺公司的改革发展中继续敢打敢拼,敢试敢闯。同时,希望催化剂厂正在建设的抚顺公司的另一个重点项目——5000t/a通用加氢催化剂生产线项目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2023年按期中交和投产,推动抚顺石化催化剂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图片


开车成功庆祝仪式后,嘉宾现场参观了重整催化剂装置。


据了解:抚顺石化公司重整催化剂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8600万元,产能500吨/年,建成这套装置,实现了产能翻两番、智能化控制的全方位升级换代。新建厂房6505平方米,拥有设备207台(套),建成智能化立体库,装置所有的工艺设备流程,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重整催化剂生产线。


图片